金安区念好“三字决”做好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
2022年,金安区结合全区参保实际和人口特点,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着力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持续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早”字先行,提前谋划绘蓝图。及时召开医保专题会议,对照2022年医保民生实事任务分解表逐项梳理,逐项制定方案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民生工程起好步、开好局。同时,抓好制度建设,将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民生工程纳入全年医保工作计划,开展重特大疾病支付数据分析,评估运行风险,定期对经过“三重保障制度”支付后,自付费用超过2万元的患者费用进行筛查和预警,提前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救助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准”字为本,统筹推进抓落实。坚持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相结合,宣传解读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乡村振兴这个热点话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抓住村(社区)、医药机构等重要宣传阵地,盯紧特困、监测人口等主要受众人群,组织开展精准宣传,切实增强困难群众抵御重特大疾病风险的信心。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区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将低保、特困供养人员、监测对象等困难群体人员名单实时提供给医保部门进行新增人员系统标识,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监管机制。目前,区医保信息平台已分困难类型标识救助对象3.2万人。
“实”字当头,多措并举增保障。坚持覆盖全民、分类施策原则,着力提升全区医疗保障水平。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101.4%;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大病保险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60%;实现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的倾斜支付,较普通参保居民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报销后的个人自付合规医疗费用,特困人员按90%比例救助,低保对象按75%比例救助;低收入监测人口3000元以上的部分按60%比例救助,年度救助限额均为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