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书写困难群众民生答卷 编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舒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困难群众救助保障工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是强化低保和特困供养兜底保障作用。将走访、发现需救助的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区)重要工作内容,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网络,畅通困难群众办事渠道。截至8月,全县城乡低保27483户36470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4341万元;特困供养9149户9268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6979万元。
二是扎实开展“救急难”工作。向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或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居民第一时间提供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和关爱。全县426村(社区)互助社已全部成立登记,覆盖率100%。2024年以来全县共救助1713人次,救助金额158万元。
三是做好临时救助工作。在乡镇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并作进一步的规范。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今年以来发放临时救助备用金150万元,发放临时救助资金50万元,救助群众335人。
四是持续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加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完善孤儿档案规范管理,实现“动态监管、应保尽保”。截至8月,我县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73人,累计发放资金455万元。
五是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规范残疾人系统管理。截至8月,我县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905人,每人每月86元,累计发放护理补贴1079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783人,每人每月86元,累计发放生活补贴992万元。
六是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低收入人口数据共享,民政与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医疗、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对低收入家庭,因人因户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实施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分层分类帮扶措施。截至8月,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已经纳入低保2255人,低保边缘家庭618人,支出型困难家庭11人,特困供养108人。
七是积极进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失能半失能评估。经过自理能力评估并已签订委托照料协议的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按月打卡发放给照料护理人。分散供养特困全失能人员的护理费655元/人/月,分散供养特困半失能人员护理费374元/人/月,分散供养特困全自理人员护理费57元/人/月,现有全失能221人,半失能504人,全自理7425人,累计发放照料护理资金313万元。
下一步,舒城县将持续做好困难群众工作, 让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不断提升救助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