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世代书香育桃李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3-12-28 17:29
字号:

20世纪80年代,她以一堂讲《海燕》的电视公开课轰动全国,报道称上海一度出现“万人空巷”的景象。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她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教文育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教学理念,丰富完善了语文课程的国家标准……

对于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瞩目成就,人们已耳熟能详。鲜为人知的是,于漪一家三代六人从事教育工作,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爱人黄世晔离休前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儿子黄肃任凯慧中学副校长;儿媳史玲玲退休前任职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孙女黄音先是在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工作,后主动申请调任杨浦高级中学任语文教师;孙女婿是市北中学的物理教师。

不求功名利禄,只愿桃李芬芳。对于于漪一家来说,“教师”二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薪火相传的事业、传承不息的家风。为国育人、关爱学生、淡泊名利、与人为善……这些处世准则、做人品格在代代相守中已成为每位家庭成员的价值追求。

为国育人 代代坚守

如果说人生是为了一件大事而来,那么对于于漪一家来讲,坚持教育报国、为国育人就是他们的人生大事。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基于对“国家”和“人民”这两个词的深刻体会,于漪年轻时便树立了教育报国的理想。

1929年出生的于漪,少年时经历了家国的苦难。抗日战争时,她跟着父母逃难到乡下,夜里黑灯瞎火磕破了下巴,没有药就从炉子里抓一把草灰敷上,以至于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什么是苦难?我从旧社会过来,深知当时的艰辛和新生活的来之不易。”于漪说,“我们必须带着感恩的心回报党、回报社会。”

20世纪50年代,于漪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一心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20世纪60年代,于漪尽管受到不小冲击,但恢复工作时,面对亲朋要她改行的劝说,她依然选择了讲台。“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作为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我的责任。”于漪说。

“当教师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心中就会升腾起一团火,就会站在比较高的地方思考问题,就能有经久不衰的旺盛内驱力。”于漪说,老师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价值观,自己有“中国魂”才能培养学生的中国心。1985年,她担任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后,便把“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师范学校的“魂”来抓,着力提升学校老师、师范生的“家国情怀”。当时,于漪通过抓师德教育,引导两代师生用“一颗红亮的心”来“装国运、装教育、装学生、装责任、装追求”。如今,活跃在上海基础教育改革最前沿的名校长、名教师,不少是她当年教过的学生。

教学中坚守“中国的灯火”的于漪,对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要求。1964年,儿子黄肃过生日时,于漪送了一本《雷锋日记》。在书的扉页,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肃儿: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永远忠于党,永远忠于人民。爸爸和妈妈,1964年8月。”孙女黄音从事教育工作后,于漪多次跟她讲:“当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顶顶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中国心。”2012年,于漪回母校镇江中学参加校庆。在校门口,看着母校“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于漪对黄音说:“母校的校训是精神的坐标、人生的基点,是铸造师魂的基因。”

在于漪的谆谆教诲下,家人都把教育作为事关国家未来的事业,把为国育人作为自己的责任。在凯慧中学教历史时,黄肃十分注重通过拓展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之情。讲到墨子时,他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告诉学生,我国的学者早于牛顿2000多年就已明白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讲到祖冲之时,他结合“圆周率”的用途讲祖冲之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并指出直到16 世纪阿拉伯数学家才打破这一纪录。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作为三代六人全是教师的教育世家,对学生矢志不渝的关爱构成了于漪一家永恒的旋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把真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学生心中才有老师的位置。”于漪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可谓无微不至、用心至诚。至今,在上海杨浦高级中学仍流传着不少于漪关爱学生的故事。

对于曾经赫赫有名的“调皮大王”蒋志平来说,于漪老师是比父母都要亲的人。当年,蒋志平爱玩、爱闹,唯独不爱学习,老师家长虽用尽办法却收效甚微。然而,于漪没有放弃,她把这个孩子带回了家,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最终使其慢慢改变。

生病时于漪老师送到嘴边的面包,50多年来一直温暖着肖龙宝的心。读中学时,肖龙宝家里很困难。一次,她发烧后躺在宿舍里,吃不下饭。于漪老师来看望她,得知她想吃一口从来没吃过的面包时,立即用自己的微薄收入买了一个回来。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于漪经常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自己的儿子却因营养不良体弱多病。退休后,她也一直坚持帮困助学,通过慈善基金会先后资助了十几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少年时的黄肃,甚至曾因母亲关爱学生多过自己而“吃醋”。然而,随着自己的成长,尤其是也成为一名教师后,他慢慢理解了母亲。后来,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母亲的眼泪》的文章,讲小时候生病,母亲因为要照顾一个班级的学生,只能下课时间飞奔回家照顾他的故事。“母亲从没说过,但我从侧面知道,当时母亲曾因没有好好照顾我而伤心流泪。”黄肃说,“母亲不是不关心我,母亲认为作为一名老师,就得对学生好,就得把学生装在心里。”

于漪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深深影响着、感染着家人。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工作的儿媳史玲玲总是竭尽所能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有一年,她听说系里有个研究生家庭特别困难,连条棉被都没有,晚上常被冻醒。她马上买了一床新被子送到这位学生手里,不仅如此,还把获得先进的奖金全部捐给了困难学生。“这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他们能够考取研究生很不容易。帮他们渡过困难,可能就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史玲玲说。

真诚付出获得爱的回报。于漪的家成了学生们最爱的“大家庭”。从3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同志,每年大年初二,于漪家就会被学生挤得满满的。“奶奶常说,这就是她的教师节,这时她就是世上最富有的人。”黄音说。

淡泊名利 唯重书香

人们都知道于漪是全国有名的专家,却不知道她没有任何职称。

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恢复职称评定。好几次学校评聘高级教师时,得知名额不多,于漪都主动让给了年轻教师。

对于早已闻名的于漪来说,要赚钱并不是一件难事。是赚钱,还是甘于清贫?于漪早就用行动诠释了对初心的坚守。

2002年,于漪从一线岗位上退休。上海不少教育培训机构看重她的名气,纷纷以高于于漪当时收入几十倍的年薪来聘请,还有机构表示只需她一周去一两天或者答应挂名就给高额报酬,但她都拒绝了。

不仅于漪对物质生活非常淡泊,爱人黄世晔同样是一位不争名利、崇尚节俭朴素的人。在复旦大学从教多年的黄世晔总把晋级教授的机会让给年轻教师,直到校领导多次做工作他才同意晋升。离休后的黄世晔生活更是简单朴素,一件于漪给他编织的毛衣穿了很多年仍不舍得换。

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最大。在于漪和爱人的示范教育下,勤俭节约、不慕虚荣、不贪名利成为全家的行为准则。“奶奶从无职称评定、无众多奖项评判的年代走来,内心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简单、纯粹’。简单得很充实,纯粹得很少有功利之心,有的只有对教育、对学生、对国家的满腔深情,直至今日,她的价值观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黄音说。

对名利看得很淡,生活上崇尚俭朴的于漪对读书却看得很重。“我们这个‘教育之家’要教书育人,首先要自己严格修身。”“我经常告诉孩子们,一个人事业的辉煌,首先在心灵的辉煌。”在于漪看来,爱读书才有“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她不仅自己爱读书,还明确要求家人把心思聚焦于读书学习上。

黄音的读书习惯就是于漪刻意培养引导的结果。小时候,大多数时间生活在爷爷奶奶家的黄音,见到最多的画面就是爷爷在阳台的藤椅上看书,奶奶伏在案头一边看书一边勾画笔记。有一次,八九岁的黄音看到家里放了一叠书,上面写着《谈艺录》《管锥编》,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就问于漪:“这个人很会写东西吗?”于漪说:“他可有学问呢。”说着,就从书橱里抽出一本《围城》递给黄音。黄音没想到,自己一下子被里面的情节吸引了,甚至还学李梅亭躲在墙角偷吃山芋的样子给家人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奶奶推荐我读《围城》是因为适合我当时的认知水平。我不仅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部作品,也慢慢有了阅读钱钟书其他作品的动力,并且培养了广泛阅读的兴趣。”黄音回忆道。

至今,在于漪整洁简朴的家里,书籍是最宝贵的财富。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无不摆满了一家人的作品和喜爱的读物。

严谨细致 传承不息

教师的严谨、细致等职业素养,早已在于漪的言传身教中,积淀为家人的行为习惯。

“教得顶好就是教做人。”于漪在教学中始终强调,既“教书”又“育人”,“教书”是手段,是过程,“育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她不仅注重讲好每堂课,传授知识给学生,还坚持开展美育、体育、劳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都不忘带学生们看画展,让学生获得美的启迪。

于漪对自己的孩子从不以分数论长短,而是更加注重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行为习惯。1987年应出版社约稿,于漪将三年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与讲评整理成册、付印出版。写这本书时,于漪下笔成文、一遍写成。当时,为了加快进程,于漪让黄肃帮着抄写引用到的学生作文,并提了一个要求:抄写时一笔下去不要出错。这个要求看似简单,真正做到并不易。刚开始,黄肃总会出点小错,但坚持下去就越抄越严谨。“在母亲出版这部书的过程中,我也成了受益者。黄肃感慨道,“这个习惯的养成,对我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黄音读小学时,同龄的孩子都报辅导班,预先学拼音、学算术。于漪却坚持让她有个欢乐的童年,什么都没让她学。“零基础”入学后,黄音反而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课后作业独立完成的习惯。之后的读书学习中,于漪也未对黄音进行具体指导,而是引导她从记好每一堂课的笔记、写好每一篇作文做起,养成思考成熟再下笔、减少改动的严谨习惯。得益于此,黄音读书期间,家里人虽从不辅导、检查作业,她却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

与人为善也是于漪一家传承不息的品格。“母亲告诉我们,做人最最重要,第一要心地善良,心底无私;第二要勤劳,要严以律己,宽厚待人。自己吃点亏、吃点苦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帮助别人。”于漪总说,母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她身上传统的中华美德却深深影响着自己。

多年来,于漪与周围的街坊邻居和睦团结、亲如一家,别人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主动帮忙。从复旦大学宿舍楼到打虎山路小区,再到黄兴公寓,多次搬家后,老邻居成为常走动的“亲戚”;新小区的街坊邻居,也很快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儿媳史玲玲说:“以前我们家住在复旦宿舍,妈妈每次到外地出差总叮嘱我,一定不要忘记打扫门口的公共走廊,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

2019 年,于漪到北京接受表彰,其间身体抱恙,工作人员对于漪悉心照料。离京前,于漪特意要了他们的地址。尽管回沪后就住进了医院,写字极为不便,但她仍坚持着一一写信向北京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

采访札记

教书育人传师表

上海8月的天气,湿热是主旅律,但在人民教育家于漪家里却能心静自然凉。

得知我们要来,刚刚病愈出院的于漪自己行动不便,就让孙女黄音提前在楼下迎接。“这么热的天,大老远过来,辛苦了。”还未等我们道一声叨扰,于漪就用一句暖心的话,让我们体会到他们家待人接物的热情和真诚。

谦逊的品格焕发着安静恬淡的魅力。众多国家级菜誉彰显着于漪的斐然成就。然而,当提及这些成就时,于漪却轻描淡写,强调这些荣誉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对教师这个群体的厚爱和关照。她的家人也是如此,“就是尽了一个教师的本分”,这句话在交谈中反复出现。成就面前,一家人没有丝毫自矜之心,其淡然恬静,让人如沐香风。

心怀国家,教育报国的情怀始终不渝,于漪的大格局让人者然起敬。谈及教育话题,于漪的话匣子一打开便收不住。“在教育学领域,一定要有自己的话语权。大学的教育学课程,除了中国教育史外,多数都是西方的教育理论,这样不行”,“高铁那么先进,却常出现霸座现象。基础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教做人,要为国民素质打基础”…从教育学现状到基础教育的作用,已91岁的于漪非常注重从社会现象中思考教育的得失,其话语总能让人感受到为国为民的大气象。

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也让人体会到一种心无旁骛的笃定。从教近70年,于漪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她对孩子的关心,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在对教育规律有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精准关爱。“时代不一样,孩子的心理就不一样。要深入研究时代特点,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孩子的宇写不好,很多是因为手部肌肉没长好,别着急,要有耐心”,这些看似寻常的话语,凝结着于漪多年积累的经验,也让她总能把爱送进学生心坎。在于漪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儿媳,孙女、孙女婿,无不把学生当宝贝,“围着学生转” 不仅是他们的口头禅,更是他们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师者,淡泊名利的于漪燃烧自己的生命,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带出了一批批名师;作为一位母亲,于漪用言传身教给了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成就了一个教育世家,芬芳着无数桃李。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