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雅好”
10月31日公布的山东省委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提出加强警示教育,拍摄王传民严重违纪违法案和《正风肃纪反腐2017》警示教育片,利用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慑。王传民究竟是谁?他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给我们带来哪些警示?
失控的“雅好”
——山东省粮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传民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
2018年2月22日,正月初七,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强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然而,此时会场中却有一个人坐立不安、心慌意乱,似乎有什么不好的预感。他就是山东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传民。会议一结束,刚走出会场的他,就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省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带走。当天下午,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通报:“王传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
王传民,1965年4月出生在滨州市滨城区,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副厅级干部。2013年6月任山东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之前,他一直在邹平县工作,曾任邹平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正是从2006年担任县长开始,尤其是2008年成为县委书记之后,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王传民的内心也随之膨胀起来,权力在他眼里变成了交换金钱的筹码。欲望的齿轮跟他失控的人生咬合后,便慢慢偏离了初心和正轨,并最终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所谓的“雅好”让他欠外债
王传民受贿、索贿金额巨大,反而还欠着一屁股外债,着实让人费解。随着办案人员的深入调查,其中的缘由慢慢浮出了水面。罪魁祸首就是所谓的“雅好”——玉石和紫砂壶。
2008年,王传民到济南出差,在文化市场闲逛时认识了玉商张某。张某告诉他,现在玉石开采受限,升值空间特别大。随后王传民经多方了解,感到张某所说属实,自认为看到了发财的“商机”。
两年后的一天,王传民突然接到张某的短信,说手上有一批好货急于出手,如果诚心想要可以便宜出。王传民瞬间心动了,这么好的一个捡漏机会,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他,可他又苦于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情急之中想到了邹平县某公司的老板崔某。
崔某通过朋友结识了时任邹平县委书记的王传民后,不断地向王传民示好、讨好。两个人很快就开始称兄道弟,在友情的幌子下,逐渐达成了某种“默契”。在王传民的“照顾”下,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邹平排名前三的大企业,公司市值也由1亿元上升为百亿元。
得益于王传民的特殊关照,崔某自然对“大哥”的提携感激不尽。当王传民为了买玉的事找到崔某时,崔某很痛快地答应了。
一分钱都不用自己掏,还买到了升值潜力巨大的“宝贝”,尝到权力带来的“甜头”的王传民就此一发不可收拾,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在玉商张某一而再、再而三地“洗脑”下,他自认为这个“爱好”相当“高雅”,免于流俗,便彻底“着了魔”。既然崔某心甘情愿为他的“发财梦”买单,王传民干脆把崔某当成了“取款机”。
一次100万、200万、300万……2010年到2013年间,王传民多次从玉商张某手里购买大量玉石,价值高达3000多万元。一边培养所谓的“雅好”,一边做起了发财梦,盼望着有朝一日玉石升值,大赚一笔。
“我痴迷、疯狂购买这个玉石,是我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关键一步。爱好到了痴迷的程度,非出问题不行。最后肯定与钱打交道,要么你就是贪,要么就是沾,要么就是索。”王传民忏悔道。
此时,沉浸在“发财梦”中不可自拔的王传民完全没有想到“危机”正在来临。2014年,王传民调职山东省粮食局还不到一年,崔某突然找上门来,讨要之前给他的钱,并扬言不还钱就让他身败名裂。王传民傻了眼。他的钱都投入到“雅好”中了,被逼无奈的他到处筹钱还债,总算平息了眼前的这场“危机”,也因此欠下了巨额的债务。
“宝贝”变赝品 “雅好”变笑话
此时的王传民也顾不得自己的“雅好”了,一心想把手中的玉石变现,抓紧偿还欠下的巨额债务,他四处找专家鉴定几年来攒下的“宝贝”,希望能卖个好价钱,可是专家的一番话却犹如晴天霹雳。他所买的这些玉石都是低档货、地摊货的档次,任凭自己跑断了腿、说破了嘴,那堆假玉石一个也没能出手,他感到自己的“雅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近乎绝望的王传民又看到了一条“生路”。他打算“投资”紫砂壶,发展另一个“雅好”,幻想以此翻盘,赚钱还债。2015年到2017年,王传民前后购买了2000多把紫砂壶。为了满足这个“雅好”,王传民再次向多人索要现金,对送上门的黄金、名表等也都来者不拒。某公司董事长柏某为了推进自己的房地产项目,一次性购买了5公斤的黄金送给王传民,这些黄金事后也被王传民变现购买紫砂壶。疯狂买壶的王传民完全丧失了理智,利用在山东省粮食局任副局长的职务便利,为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在获取省粮食局直属单位投资返还款方面谋利,事后向王某索贿210万元,其中60万也是花在了紫砂壶上。
贪欲往往伴随着覆灭,王传民的如意算盘不仅没能打好,还让他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困局。最终,在紫砂壶拍卖会上,一把壶都没能卖出去,他倾尽所有买来的紫砂壶竟然也都是赝品,他的“雅好”再次变成了比天还大的笑话。
“本来就是孤注一掷,玉不行了,用壶弥补那个事儿,越折腾越深。没有一把真紫砂壶,全是灌浆化工壶或模具壶,只有艺术价值,没有收藏价值,都是虚荣心害了我。”王传民看透了“雅好”的本来面目,但悔之晚矣。
以身试法成为“活教材”
王传民享受着权钱交易带来的“快感”,沉浸在自己编织的“发财梦”里不能自拔,最终作茧自缚、栽了跟头,自己的人生也上演了一出前半程辉煌、后半程惨淡的悲剧。2018年5月16日,王传民被省纪委监委开除党籍和公职。8月1日上午,莱芜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审理了王传民受贿案,王传民当庭表示认罪悔罪。
利令智昏的王传民接连掉进玉石和紫砂壶的陷阱,像一个疯狂的赌徒,搭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发财梦”破灭了。与此同时,曾经立志走仕途,一展抱负的梦想,也被畸形的权力欲望所蚕食。半生奋斗可谓励志,一步不慎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说到底,王传民为了“雅好”大肆敛财,一方面是附庸风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更重要的是一种投机心理,想要升值发财。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爱好就好比一把“双刃剑”,随时保持一份清醒,但如果“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不是爱好本身,而是打着“雅好”的幌子来捞取私利,对爱好不以党性去克制,不以制度去约束,一不小心,“雅好”便如脱缰之马,成为腐化堕落的“导火线”。
为用好身边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这个“活教材”,充分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山东省纪委监委结合王传民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摄制了专题片,并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组织集中观看,从违纪违法案件中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诫、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