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见(试行)
六发〔2014〕10号
绿色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发挥我市生态资源优势,促进转型发展、跨越崛起,建设幸福六安,现就我市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围绕“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的战略部署,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推进,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深度调整和换档调速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面临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素成本上升、环境约束强化、部分产能过剩等现象将可能成为常态。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高,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六安的优势和潜力在生态,希望和出路在生态。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布局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崛起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的必然要求。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创新发展模式,健全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
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发展绿色产业,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幸福六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到2020年,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文化深入人心,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将六安建设成为全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要生态优先,发展为本。以绿色促发展,向发展要绿色,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动双赢。二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根据各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发展重点和生产力布局,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保护与发展格局。三要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四要强化支撑,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始终贯穿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形成强大持续的动力和保障。
三、着力抓好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按照生态平衡的要求,统筹考虑全市发展现状与发展目标,科学划分空间开发格局。南部山区以生态保护为主,加大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力度,为周边地区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中药材及其他林特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北部沿淮平原以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加大城镇污染防治,切实控制面源污染。要加强霍邱铁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广先进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矿产品开发附加值。中部丘岗地区以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促进产业和人口向中部地区集聚和集中。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模式。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加快对现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严格水土保持,控制化肥、农药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在食品饮料、 装备制造、建材化工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推行清洁化生产,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经济协作与联合,突出品牌建设,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培育和壮大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引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约利用水资源,推广水循环利用技术,建设节水型城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建设低碳城市。加强国土资源保护,大力推进集约节约用地,优先开发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实行矿产资源分类、分区开采与保护,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统筹推进采矿塌陷区综合治理,鼓励矿山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形成集约化、节约型增长方式。
着力保护自然生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促进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对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注重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别山区、江淮丘陵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开展自然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湖,加强生物保护地域建设。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古树名木进行重点保护,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将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发展的刚性约束条件。加强环境污染的源头严防,重点解决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汽车尾气污染源实行全防全控。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和工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率。
努力营造生态人居。加快建设中心城市,以山水相融、城景相依为目标,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强历史街巷、民居的保护,保留历史记忆,突显城市文化。整合信息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创建绿色小区,促进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构建生态和谐社区。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突出田园自然风貌,将人居、现代农业和田园风光相结合,完善村庄规划布局,推进村庄综合整治,打造具有优美田园风光的森林人家、茶庄、竹乡、果园、农庄式新村。对一些文化沉淀深厚、传统民俗鲜明的村庄,要保护好、传承好文化特色。
加快培育生态文化。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营造人人关心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氛围。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绿色照明。发挥政府机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绿色办公,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加快文化硬件载体建设,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强化生态文化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和传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注意发掘和总结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促进生态文化与山水文化、皋陶文化、楚汉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融合与发展。
四、切实加强对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工作的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市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等工作。市直部门和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负责,落实专抓队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和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确定工作任务的时间表、线路图;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将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及时总结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深入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植树节、全国土地日、节能宣传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等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生态文明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化政策推动。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整合相关项目资金统筹使用,加大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把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完善绿色产业名录,对列入名录的项目,在土地供给、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进入绿色发展领域。
增强科技支撑。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国家、省节能环保等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加强清洁生产、资源节约、能源替代、污染防治等技术推广应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各类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等生态技术创新平台,建立和完善一批低碳生态技术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重视绿色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将绿色发展纳入各级干部培训内容,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开设绿色发展专题轮训班。
完善考评机制。研究制订“六安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统计、跟踪和监测评价机制,科学评判各地绿色发展水平。将绿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范畴,创新考评方式,强化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