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发布时间:2022-07-29 17:26
字号:

六发改综合〔2022194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市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76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未来十五年是我市奋力实现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和六安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编制《六安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本规划是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谋划阶段性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行动,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未来15年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取得新成效

 

第一节 现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意愿和能力,着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承载力,全市城镇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42.65%提升至2020年的48.4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17.3%提升至2020年的23.8%

城镇化建设迈入新阶段。十三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了5.84个百分点;全市七普常住人口达到439.5万人,位居全省第五。城镇化机制与体制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初显成效,市辖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落限制全面放开,5年累计3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农村产权制度进一步优化,金寨县作为改革试点县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县218个村已实现分红。长三角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一系列惠及六安市重大战略落实带来自上而下城镇化牵引力,以及外出人口逐步回流等外在因素带来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六安市城镇化建设质效持续提升。

城市空间格局持续新改善。依托区域协同战略,六安市在长三角区域协同战略层面逐步完成从序曲走向主旋律的角色转变,承担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国知名红色旅游示范和康养基地;同时,在合六同城化协同战略牵引下,六安新城、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杭埠新城等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西大门、链接中部桥头堡,合肥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联动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主城区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以城市中心、城东片区、城北片区、淠河西区以及南山新区一心四片城区空间结构。城区用地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增工业用地向开发区集中,中心城区逐步实现有机疏散。城东副中心培育已初现雏形,围绕G312国道构建城市空间发展主轴,凝练双核中心,引导新城优二进三,向东促进合六一体化,并向西联系叶集副城,依托淠河打造淠河魅力滨水带,实现拥河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获得新提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2所,城区32所中小学校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公办幼儿园少、义务教育大班额等问题明显好转,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提前两年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待遇实现统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实现全覆盖,老百姓上学难”“看病难得到实质性缓解。城市创业就业建设不断推进,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6.58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省定目标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城市畅强补工程扎实推进,一环线加快成型,市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中心、广播电视塔成为新的城市地标,累计开工10.7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103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新建15个安置小区,让2.8万户、8.5万人早日回家,城市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开展省级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深化。铸安行动不断化,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金寨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首创首成,人民健康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域公交快递一体化网络体系建设六安模式在全国推广。

城乡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倡导绿色生活,新增绿色建筑1450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效,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全省前列,黑臭水体与入河排污口治理取得实效,六大水库水质优良率始终保持100%。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5%。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有序实施,六安城区水环境一体化综合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魅力中国城十佳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金寨县获批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霍山县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新胜利。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0.9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县区高质量摘帽,连续五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稳居全省前列,历史性地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全市44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探索出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光伏扶贫、深贫保综合保险等新经验,大湾村荣获大别山片区唯一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农村公路通达里程均居全省第一,自来水基本普及,耕地保护全面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贫困村、户风貌完成精彩蜕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城镇化建设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人口落户吸引力不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不愿落户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人口持续外流,难以放弃农村权益、在城工作的不稳定以及所面临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现实问题,两栖人口或将普遍存在,人口向城镇流动的活力不足。二是城镇化带动能力不足。城镇产业发展底子薄弱,产业培育能力不足,创造就业岗位较少,城镇承接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有限。城镇建成区平均规模较小,产业承载空间有限。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不高。三是中心城市竞争力不强。主城区人口规模和建成区面积较低于芜湖、阜阳、蚌埠、淮南等省内主要城市,城市空间格局不够均衡,城东副中心的培育尚有差距,城市功能品质需精准提升,商业设施分布不均,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仍有短板,城市综合竞争力不高,城市能级有待提升。四是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待完善,要素在城乡间流动还存在一些障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节 发展趋势

展望2035年,我市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落实实施,将全力推动我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也将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合肥都市圈、合六经济走廊等多个重大战略叠加,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深入实施,上海松江区结对帮扶六安,安徽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使得我市作为长三角西大门和中部省际毗邻地区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具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优势,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在更多领域、更高质量上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我市全面扩容提质,逐步提升六安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为全市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增添发展动能、实现整体跃升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合肥都市圈提质升级强力推动合六同城化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是全省一圈五区空间发展布局战略中心城市。我市着力推动以链上合肥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合六同城化”“合六经济走廊建设,通过扬长避短与合肥实现优势互补,合六同城化形态日益成熟,区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将持续优化,有助于推动打造以六安新城为东向发展桥头堡、以舒城为六安链接合肥的东向枢纽、以叶集为皖豫边界特色城区的中部崛起示范区,主动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对建设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新城、重大产业平台作用更加明显。

四化同步叠加效应加快推动沿淮地区发展。当前,全省部署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动新阶段皖北高质量发展,把皖北四化同步作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全省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支撑。皖北欠发达地区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有利于霍邱县乃至六安市全方位拓展发展空间,发展洼地将逐步向好转变,带动全市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县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方向。未来十五年,县城作为之间的重要载体与枢纽,将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一环。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转移能力全面提升,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县城进一步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加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与非农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随着近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对城镇人民的吸引力逐步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不断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回流、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将进一步显现。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转型,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大市的城镇化红利将进一步释放,城镇化必须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

第三节 面临挑战

区域周边城市快速发展使得城镇化竞争日益激烈。随着周边城市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取消落户限制,我市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迁往周边省市及发达城市户籍将会逐年增多,人口迁移负增长趋势愈加明显。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老龄化加剧,各个城市的人口自身均衡压力显著增大。受东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西部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省内其他城市竞争,六安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面临严峻挤压,尤其在创新驱动产业优势领域,将面临全方位与国内同类城市,特别是受到省会合肥市虹吸高精尖缺人才的巨大压力。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高质量城镇化建设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城市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高品质供给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任务更加紧迫,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对城市绿色转型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城镇常住人口覆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将面临更大压力,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重视城镇建设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带来双重压力。新型城镇化重点是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城乡形态的融合发展。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领域,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使城乡相互封闭走向相互开放,由单向流动向双向对流转变。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持续影响,使得公共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压力较大,对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形成潜在挑战。

人口总量减少与净流出对就近城镇化模式带来挑战。全市常住人口近十年减少21万人,人口净流出明显,自然出生率偏低,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人口总量仍将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同时,江浙沪发达城市对人口的虹吸能力较强,同比江浙沪各级城市,我市县城与乡镇的城镇风貌、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基础等方面无比较优势,无法有效吸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难以起到有效的筑巢引凤效果。

第四节 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已进入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关键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协同合肥都市圈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皖北四化同步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必要路径,是为加快建设合六经济走廊,实现合六同城化,促进区域协调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六安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章 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迈入新征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关于城镇化的重要论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构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高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实现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支撑全市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一区四地一屏障,全面增进六安老区人民更大福祉,奋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绿色低碳,增强韧性。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化全过程和各领域,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促进城镇从外延式扩张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倡导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紧抓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增强城市防范和化解公共事件能力,提高城市韧性。

——城乡互促,四化同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破解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按照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工农互促、信息赋能的总体要求,最大程度发挥四化同步乘数效应。

——创新驱动,智慧引领。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结合,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倒逼城市创新和发展的系统工程,以创新驱动引领新型城镇化道路。

——传承文脉,彰显特色。根据各具特色的自然历史文化要素,科学、正确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功能品质,展现区域文化脉络和独特风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突出乡村风貌特色保护与塑造,留住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记忆,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的系统性。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以管理创新提升城乡社会活力和韧性,以制度创新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梯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围绕全面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推进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实现奋力打造一区四地一屏障的总目标,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六安力量。到2025年,全市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能力和市民化比重明显提高。实施更加积极、更为包容的人口集聚策略,加快促进更高覆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非户籍常住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高。农村人口不断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

——区域协调与一体化绿色振兴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合六同城化水平和合六经济走廊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县城成为城镇化重要载体,小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不断增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现代化精品城市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基本建立。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首位度、承载力、人口聚集力、城市宜居性显著提升,公园城市建设特色逐步彰显。主城区城南、城北、河西板块协同发展更加紧密,六安新城新兴增长极和叶集现代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初具规模。

——互促互进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城乡产业发展趋于协调,农民持续增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城乡互促共进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稳步提升。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健全,安全韧性、绿色人文城市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城市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稳步提高,更好满足市民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和安全需要。

力争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基本确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大台阶,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开放型城镇空间形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与人口布局更加协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更加完善,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特征更加明显,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持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建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三章 协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引领,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协力增强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动县城补短板和小城镇特色发展,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建成一圈一群一带进程中,融入六安元素、贡献六安力量。

第一节 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强力推进合六同城化建设。锚定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紧紧把握六安作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同城化建设最佳机遇,把合六同城化作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最重要战略抓手,大力推进六安新城建设,聚焦合六同城一体化,筑牢融合发展新空间。聚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依托提升合肥省会城市能级,加快都市圈同城化步伐,与长三角地区其他都市圈实现高效联动,推动共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化都市圈、支撑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承接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保障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和平台落地为目标,高水平推动六安与上海松江对口合作,支持省际合作园区共建园中园、发展飞地经济。发挥六安新城东向发展桥头堡作用,推进六安东部与合肥西部连片发展,共建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按照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目标定位,积极吸纳和集聚合肥、六安及省内外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承接发展先进制造业,集聚高质量教育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打造合六经济走廊科创新城和现代产业新城,将六安新城建设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全面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依托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和高质量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共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加强与蚌埠、信阳、淮南、阜阳、黄冈等城市联动,加快建设菏泽商丘亳州阜阳六安发展轴,密切与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淮海经济区联系,形成连接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加强与湖北、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周边城市群合作发展,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重点以建成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为目标,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构建协调联动新格局,辐射带动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协调发展。积极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深度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化、基础设施联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跨省域协调发展,形成豫鄂皖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动与安庆、黄冈、信阳等地市合作,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大别山振兴发展为核心,共建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加快建设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围绕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强化跨区域合作交流,加快推进叶集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打造长三角西大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共建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区。加强省际协作,完善叶集城区发展规划和叶集开发区发展规划,围绕一河两岸一座城的发展思路,与河南省固始县史河湾试验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实现两地规划的无缝衔接,着力在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城市建设、开放合作、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形成市、区两级共同推进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业、产城相融,把叶集区建设成为具有时代风尚、产城融合、城景交融、宜居宜业的现代皖豫边界特色城区。推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加强西部叶集副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副城区融入主城区步伐。完善六安市城区公路交通路网,建设主城区至副城区快速路。积极引导主城区教育、医疗单位与叶集区合作,加快主副城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

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积极对接长三角、合肥都市圈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畅通长三角和合肥都市圈高铁通道,加快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善航空水运对接,发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作用,打造综合交通枢纽点,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政务服务联通共认,健全跨行政区社会治理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依托淮河、江淮分水岭构建区域生态网络,深入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治理工程,探索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打造共保联治新典范,共建美丽都市圈”“绿色长三角

第二节 优化新型城镇空间布局

根据人口、土地、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与全国两横三纵以及全省的一圈一群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相协调,按照统筹规划、集聚高效、合理布局、分工协作的原则,打造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明确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塑造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高水平构建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构筑中心集聚、轴带引领、山河共保、岭原固本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重点打造合六经济走廊、淠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魅力发展带,以及由济广高速和沪汉蓉高速组成的两条城镇发展轴,促进轴带引领。依托大别山、淮河、淠河以及江淮分水岭、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万佛湖水库等大型山体、河湖水库自然生态要素,构建山河湖岭相辉映,众水分流入江淮的生态空间格局,促进山河共保。强化江淮分水岭沿线与沿淮平原地区农业主体功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生产空间,分片区推进三园一体建设,实现岭原共固

分层构建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提高城镇的要素聚集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结构,提高市域城镇吸引力,打造一主两副四极两区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1个主城区;两副:六安新城、叶集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四极:霍邱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舒城县城;两区:强化毗邻区域合作,将杭埠新城、马店新城打造为两个产业新城。

完善市域城镇等级结构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中心城市-二级城镇-三级城镇-四级城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以六安主城区、六安新城、叶集副城区为重点开发的中心地区,承担六安市域的重要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在全市城镇化格局中起到重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推进霍邱县城、金寨县城、霍山县城、舒城县城,马店产业新城、杭埠产业新城建设,打造六大新型增长极,联接中心城镇与县域城镇、城镇与农村发展组团,增强推动城乡互融发展的重要纽带作用。推进副中心城镇扩容提质,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大力提高人口规模,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切实增强二级城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能力,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引擎。以22座三级城镇为城乡互融的多元新增长极。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进步、功能设施完善的现代新型小城镇,成为服务农村、统筹城乡的纽带,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同时打造若干个四级城镇。

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围绕建设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的总体目标,构建一主一副一廊的中心城区发展格局。主城区构建G312城市空间发展主轴,向东促进合六一体化,向西联系叶集副城。依托淠河打造淠河魅力滨水带,优化两岸用地布局,实现拥河发展。推进城市老城区品质提升,高质量推进城市中心有机更新,加强历史城区内文化遗产和风貌的整体保护,以行政办公和文化休闲为功能导向,建设服务全市、区域一流的政务文化活动中心,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区、高品质生活区。高水平建设六安新城,打造城市副中心,打造面向全市的商业商务休闲中心区、科研办公集中区,争创绿色智慧发展先行区、六安科技创新探索区。高标准建设北站产城融合片区,打造先进智造高地、城市门户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作区。建设南部生态活力片区,打造生态宜居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田园休闲区。建设河西魅力滨水片区,打造滨河魅力区、文化休闲区、重要工业产业组团。加快高端要素和人口集聚,强化区域交通顺达、产业辐射等带动能力,推动城南、城北、河西板块实现更上规模、更具特色、更高品质协同发展。支持叶集创建皖豫边界中部崛起示范区和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支持金安积极对接合肥运河新城,协同推进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打造合肥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试点示范。支持裕安、叶集强化中心城市功能配套,形成实力增强、特色鲜明的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科学把握功能定位,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即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以及人口流失县城。支持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

分类统筹县城特色发展。立足各县城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规模体量等方面的差异,分类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将大城市周边的县城培育成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卫星城市。将一批县域人口总数大、吸引就地就近城镇化人口多的县城培育成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县级中等城市和20-50万的县级型小城市。支持霍山、舒城县改市对标创建,引导具有生态、文化特色的县城小美精特发展,推动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城逐步有序承接生态地区超载人口转移,发展适宜产业和清洁能源,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支持霍邱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支持金寨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国家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霍山加快两地一区(国内一流的高端装备零部件制造基地、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健康养生新居地、大别山革命老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样板区)、乡村振兴样板县建设,支持六安至安庆城际铁路霍山站建设。支持舒城打造六安链接合肥的东向枢纽。

推进县级城市提质扩容建设。实施县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中心镇发展,合理谋划和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坚持把县城打造成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主载体,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县城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社会福利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

第四节 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

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加快建设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

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充分发挥建制镇连城接村、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建制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立足不同小城镇禀赋特点,以提升主导功能为方向、以镇区为主要发展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支持大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对接城市需求、融入城市发展,打造城市卫星镇。支持制造业基础扎实的镇做优产业集群,打造经济发达镇。支持具备交通枢纽、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镇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专业服务镇。支持面向乡村、连城带乡能力较强的镇吸引城市要素流入和农民就近就业,打造服务三农镇。突出小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作用,强化其在城镇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产业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服务供给,加快智慧乡镇建设,提升乡镇品位。

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支持重点乡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增强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依托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等平台,聚焦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聚焦行业细分门类,错位发展先进制造类特色小镇,信息、科创、金融、教育、商贸、文化旅游、森林、体育、康养等现代服务类特色小镇,以及农业田园类特色小镇,找准每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定位,打造行业单项冠军。引导基础较好的地区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环节,吸引各类先进要素在特色小镇内集聚发展,助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第四章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高质量市民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布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分阶段、分类型地逐步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实现农民工有序向城镇流动,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第一节 积极引导人口集聚落户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积极落户城镇。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鼓励倡导县城城镇化”“就近城镇化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积极打造集茶产业、生态旅游、养生休闲为一体的六安茶谷,建设以现代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淠河生态经济带,促进一谷一带”“一岭一库规模升级。推动1+2+4+2新型城镇空间格局的形成,大力推进合六经济走廊六安新城、皖豫边界特色城区建设进程,实施规划建设一盘棋战略,着力实现城镇和产业的一体化;着力提升城乡文化内涵,构筑高峰(大别山全景文化旅游区)、高原(江淮果岭文化旅游区)、高地(淮河水乡文化旅游区)三区同频的文旅发展格局,让更多的务工人员选择就地就近就业。

完善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政策配套。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业人口移居城镇,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分类指导、差异化推进的原则,根据各类城镇人口规模、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打破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限制,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户城镇。通过设立一站式落户服务办证点,户口迁移网上一站式办理等业务,探索设立城市社区集体户或企业集体户,解决无房外来人口无处落户难题,最大限度简化城镇户口登记和迁移手续,真正实现农村人口落户城镇零门槛

第二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主的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将农民工、新入城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民政部门优抚对象等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同等条件下,对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员,优先给予实物配租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医疗、教育等基本社会保障。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人员子女在城镇内上学权利,做到与本市户籍子女入学同等待遇。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突出农业转移人口劳动保障。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农村转移劳动力、脱贫人口、检测对象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提高非户籍人口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大防范和处置企业欠薪力度,完善落实部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治理恶意欠薪等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夯实农业转移人口入城劳动保障。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构建社群帮扶机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第三节 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注重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合法权益保障。健全就业市场监管机制,依法消除企业同工不同酬等歧视入城农民工就业群体的行为,引导非户籍人口在流入地参加党组织,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托社区居委会引导非户籍人口参与社区活动,积极引导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让农业转移人口宾至如归,共享城市发展改革成果,提高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和幸福感。

加强农业转移人口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着重解决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不合理,劳动者文化结构总体偏低等问题,广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提高其在城市稳定就业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机制,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聚焦用工矛盾突出行业,开展针对性创业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构建社群帮扶机制,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融入城市生产生活

第四节 完善新型城镇化制度供给

健全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加大对符合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城市补短板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盘活存量优质资产,回收资金补充地方财力。引导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各自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度扩大信贷投放,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投资优势,积极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发行有利于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

配套人地钱挂钩激励性政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市民化挂钩政策,有序推动农村人口向条件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城镇、特色小镇和中心村相对集中居住和创业发展。完善人钱挂钩政策,提高城市政府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积极性,统筹用好六安市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积极申请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继续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建立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动态调整机制,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

完善进城落户农民农村资产权益。合理协调进落户农民对农村权益眷恋的阻碍,充分保障进城务工和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利益分配权,保护农业转移人口的返乡退路,发挥农村的劳动力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鼓励依托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项目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

 

第五章 聚力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

 

发挥六安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按照大别山核心发展区、淮河中西部内陆崛起区的定位,加快建设大别山区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打通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连通通道建设工程,成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第一节 构筑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

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依托合六经济走廊,共同打造合肥都市圈协同创新产业基地,承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功能。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计划,争取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大科学装置在走廊延伸布局,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技数据等科技资源高效流动与开放共享。着眼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指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平台。突出集聚集群、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强化开发园区优化整合和创新升级,构建围绕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6个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的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的园区发展平台。积极谋划六安主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平台和叶集副城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示范区平台。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集中安排同源、同类、关联度高的项目,持续强化开发区产业集聚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紧扣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功能定位,坚持三融合三为主发展方向,切实增强产城融合,以产为主;二三产融合,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主导产业融合,以战新产业为主的自觉性,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引带动作用,形成多点支撑、多层并进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平台。实施3210产业培育计划,高质量建设装备制造、铁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型建材工业五大主导产业新体系,聚力建设铸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大平台。坚持全面链接合肥,融入合肥产业链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关键配套产业。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精准对接高端科技资源,着力构建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群、政策包为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在六安汇聚转化。积极参与技术转移转化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鼓励开发园区设立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联合培养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立区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供需对接和利益共享机制;建设科技转化孵化服务平台,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成果孵化链条;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内在动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创型、初创型企业支持政策,推动创新政策向创新型企业倾斜。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科技金融支持方式,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建立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引领的研发机制,激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研发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建设,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与实验装置、分析测试平台等共享,探索与沪苏浙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设立创新飞地,探索建立研发在外、落地六安的合作模式。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浦江创新论坛、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等各类论坛赛事。依托长三角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与上交所科创板块对接机制,推进企业孵化培育、规范股改,鼓励高成长性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落实《六安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供创业基金等灵活方式,畅通吸纳高端领军人才的绿色通道。

第二节 建设绿色和谐的宜居城市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内涝治理等工程,加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建设国家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更好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推进产城人协调发展。对发展潜力大的园区,依法依规扩大用地或另辟新园,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对一园多区、分布分散的园区适当整合,形成产业聚集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园区内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避免出现有产无城、人口空心化和有城无产、产业空心化问题。推动产业和人口同步聚集,实现以产促城、依城兴产。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要求,优化各类用地比例,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功能复合的发展格局。

加强城市体检评估,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治理各类城市病为导向,以优化城镇功能、提高人居环境品质为目标,根据需求识别开展城市更新的区域,合理确定时序和行动计划。突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等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稳步推动棚户区、城中村、旧住宅小区和旧商业中心(街区)改造提升。注重社区建设和公众参与,运用微更新、渐进式更新等手段实现产业重振、社区复兴、区域再生。科学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清理,对开发程度明显不及预期的进行规模核减,促进城镇集约高效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跃质提升,营造高品质城镇生活圈。结合不同尺度的城镇生活圈优化设施布局,形成市---村四级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推进高等院校、三甲医院、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在中心城市协同布局和共建共享,以教育、医疗为中心完善县城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发挥市县核心辐射作用,通过一小时市(县)域生活圈服务市(县)域人口,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高效供给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配置建制镇教育、医疗、文体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挥就近就地服务作用,积极构建半小时生活圈。以15分钟生活圈为导向,均衡配置中小学、社区医疗、社区公园、社区养老等日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儿童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改造,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改善能源结构,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生产体系。实施重点工业行业减污降碳行动,逐步降低工业排碳量。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和认证体系,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推进绿色改造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改善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绿色交通出行条件。提升节水水平,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严守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推广绿色消费,鼓励购买高效节能节水产品,严格限制一次性餐具、塑料购物袋等发放使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和环境服务等绿色产业,鼓励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

第三节 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

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超算中心、城市大脑、充电基础设施等建设,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物流和水电气热等重点行业领域终端系统,建设智能停车设施、智能电杆等感知终,健全城市泛在智能感知网络。统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用体系建设。

第四节 打造安全灵敏的韧性城市

完善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建设海绵城市。治理城市河湖水系,增加洪水蓄滞能力;加强城市竖向设计,合理确定地块高程和排水分区;优化排涝通道和管网、泵站等设施布局。在城市内部合理规划物资储备、应急救援、卫生防疫网点。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元,布局应急通道、紧急避难场所等设施,增强城市韧性。在地震高风险区,提高城市建筑抗震要求,合理布局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避震疏散场所。

深化城市风险管控与治理机制。健全完善城市常态化风险管控和治理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疫情预警、救治、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重要应急物资收储调配机制、基本生活用品供应保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宣讲教育,健全防灾减灾演习机制。

第五节 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城市

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重点聚焦大别山红色文化、大别山生态文化、皋陶历史文化、淮河文化、淠史杭水利文化、皖西民俗文化六大文化主题,诠释和创新六安所拥有的独特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美誉度和人文品质,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和文化幸福感,让六安的人文气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高品质文化生活的优选地。

推动文化旅游品质提升。继续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完成全市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提档升级,完成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开展书香城市建设,建设一批阅读空间。深化社区一家亲文化进万家”“书香六安悦读人生全民阅读季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大别山风景道、九十里山水画廊、淮河风景道等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和线路的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观景台和旅游厕所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一批红绿结合的旅游精品线路。推进舒城、金安、裕安等县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塑造城镇新风貌新风尚。挖掘城市文化内涵,铸造城市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培育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新文化。推动文化博览工程和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设,积极彰显和弘扬城市文明成果,培育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顺应现代社会对娱乐的多样化需求,精心培育现代时尚的都市文化,着力推进文化创新,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鼓励将文化创意引入旧城改造之中,打造更多具有六安特色的文化品牌。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以创新多元为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夯实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主线,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工业、农业、旅游等深度融合,延长并做优文化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一批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夯实传统优势门类产业,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推进广播影视产业、新闻出版印刷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第六章 深层次推动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以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为双轮驱动,着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样板先行示范区模范。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深层次改革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及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高端化,大力开展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要素融合,共促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第一节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紧跟皖北地区四化同步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深做实农业特色产业138+N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两大核心工程,加快构建高端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立足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集中连片、规模建设、整体推进,不断优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措施配套,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建设,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70亿斤左右。坚守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上级下达的数量。实施农机化提升工程。在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施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加快粮食烘干机械推广应用,推动农机装备向畜牧业、水产业等多领域发展。加强智慧农业建设,提高特色种养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数字化水平。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渔业油价补贴等政策。

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承担涉农项目规模。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督促指导合作社开展年报,建立合作社准入准出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促进小农户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建立健全确权、赋权、管权、活权四权整体推进机制,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

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推进农业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赋能。培育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各类创新主体协调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农业专家大院及科技特派员作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改进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和机构评估工作,建立差别化评价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活动,推进舒城桃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打造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阵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服务网络,健全市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大力培育技术交易市场,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群众性科技组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示范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调整优化优势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一带三区农业空间格局,差异化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升淠河乡村生态经济发展带、沿淮河南部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近都市中部智慧都市农业示范区、大别山北麓特色农旅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水平。支持创建国家和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工作,创响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乡土特色产品品牌。

大力推广优质特色农产品。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为当地优质农产品代言、直播卖货,促进农产品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农村市场品牌消费和品质消费,农村产品网年均销售额超100亿元。推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实现放心消费创建进乡村覆盖全市95%以上的建制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壮大城郊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庄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绿色高质高效的都市农业。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加快建设一批农业冷链物流园区(基地),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力争我市50%以上的绿色农副产品销往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第二节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在保障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将生产要素配置一定程度向乡村倾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自我恢复能力。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评估、完善及巩固美丽乡村规划成果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变城乡分割二元化局面,不断走向城乡统筹与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城镇化质量,使城市和乡村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

强化乡村规划引领作用。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分类指导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不同类型村庄发展。充分结合现代和传统元素,发挥专业人士和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打造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彰显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坚决遏制增量,分步整治、分类处置存量问题。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实现规划布点中心村全覆盖。

着力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继续落在乡村,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建设一批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设施管护机制。借鉴汲取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它山之石经验,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鼓励投工投劳参与建设管护,开展房前屋后和村内公共空间环境整治,逐步建立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第三节 着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统筹拓展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统筹拓展农民收入渠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养造就一支懂技术、有文化、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进一步发挥农村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其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专业化经营,减少流动环节,鼓励直供直销,让利于农民。保证城镇居民转移支付水平不下降的条件下,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转移支付的精准度,在兼顾效率的基础上,让转移支付真正对低收入群体起到有效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加大针对农村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鼓励返乡创业,鼓励特色产业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就近就业,就近创业,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节 强化城乡要素流动保障

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农村立足农业,哺育城市,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反哺农村。促进城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共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和谐工农城乡关系。

建立城乡统一要素市场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体制机制壁垒,引导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双向有序流动。以打造霍山县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为样板,鼓励其县区积极争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更好地促进各种城乡要素的集中,发挥集聚效应,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改革,逐步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动人才下乡、民工返乡。打破城乡就业壁垒,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的制度。完善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管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统一城乡就业服务内容与标准。鼓励各地人才加入乡村制度细则,允许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并享有相关权益,探索以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吸收城镇人才下乡。

 

第七章 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第一节 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

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体制、城乡市场要素体制以及城乡公共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城镇化趋势,牢固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做到城市和农村形成一盘棋。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统筹城乡规划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重大公共政策,涉及国计民生的城乡发展规划,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原则,推动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城乡规划符合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贯彻落实价值判断”“公共政策”“公众参与”“规划管理物权权属等现代规划理念,落实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推进公众参与规划的制度安排,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福利。

统筹城乡市场要素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总结推广金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具体用地项目公共利益认定机制,进一步完善征地民主协商程序,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健全有效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解决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据政策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和途径,加大城中村、城边村、工业园等可连片开发区域土地整治入市力度。盘活利用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农村发展用地需求。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整治,有序合并迁建分散、零星村落,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适度集中,引导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约紧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大力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和历史遗留的废弃工矿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建新指标优先用于项目所在地的农民生产生活、农村新型社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并留足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空间。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人才向农村集聚。

统筹城乡公共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乡镇政府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市、区县、乡镇角色定位和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各层级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社会以及中介组织的关系,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进一步下放给基层政府。实现城乡一体、统一决策、统一规划,全市一盘棋。加强本地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对三农的服务,强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维权、回引创业等工作。强化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及时解决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服务。

第二节 推动城乡优质资源普惠共享

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不断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规划,加强学前教育布点、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适龄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全覆盖。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为乡村教师队伍持续补充新鲜血液。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医院创建为三级医院。深入推进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农村地区精神卫生、职业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完善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对山区人口密度较小、村医缺乏的行政村实行乡镇卫生院驻点、巡回医疗,弥补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加强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基本形成30分钟院前急救服务圈。继续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全面落实村医基本工资制、养老保险制,进一步缩小城乡医护人员工资差距,充分调动乡村医务人员积极性。

健全现代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有标准、有设施、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剧场提档升级。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更好地实现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机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第三节 推进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继续改善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县城和中心镇新建改扩建一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鼓励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县城医疗卫生共同体,推行派驻、巡诊、轮岗等方式。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机制为重点,以县(区)为单位制定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体系和标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民监督、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中心城镇公共服务向四个县区充分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融。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乡村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结合重要旅游景点的分布以及公路网的条件规划旅游线路,与城镇公交线路进行功能的结合,满足主要旅游景点的客流需求及沿线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道路旅客运输行业中具备一定资质和服务能力的企业,为乘客提供定制化、个性化、集约化出行要求的定制客运服务,更好的满足群众门到门”“点到点的出行需求。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实施县道提档升级工程。对现有公路进行升级改造或路面改善,使市域每个乡镇至少具备1条连接国省干线公路或县城城区的路况良好、安全设施齐全的二级及以上公路。统筹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城乡电力、能力、水利、燃气、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形成稳定通畅的城乡给排水系统、能源供应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环境保护系统与防灾系统,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互融。推广应用沼气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

第四节 构筑乡村宜居宜业新风貌

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好已建成光伏的运维管护,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增加脱贫群众稳定收益。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扎实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

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加快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科学合理规划乡村产业空间布局,引导特色产业向镇域集约高效发展,成为县域经济主导支柱产业。依托我市环境、资源和物产优势,全面组织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底数,建立健全普查台账和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统计监测和绩效评估制度,大力开展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工作。

保育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推进生态空间管控,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生态防线管控要求。全面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推进城乡造林绿化,鼓励整村推进森林抚育,提升森林质量效益,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加强长江防护林工程、绿色生态廊道和平原农田林网建设,构建水系林网、农田林网、骨干道路林网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湿工程,巩固退耕还林、还湿成果。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采取河湖沟通、干支流闸坝调控、河湖生态补水、大别山上游水源涵养等措施,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坚持量质并重用养结合的耕地保护理念,健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开展保护性耕作和污染耕地修复工作,力争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别)以上。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率。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交叉感染、有毒有害物质传入传出。

 

第八章 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空间治理体系,提高城市规划统筹和空间治理能力。推动数字政府集成改革,推进城市共建共治共享,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平安六安”“智慧六安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推进六安市城市大脑系统建设。深化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等高对接沪苏浙城市,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提高城市统筹规划能力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以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的空间治理体系,全面倡导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规划理念,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口变动和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建设工业强市主阵地、高质量发展增长源的目标,按照三融合三为主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体量、空间格局和开发强度,契合城市功能元素,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统筹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城区有序拓展和外围组团建设,构建通勤高效、功能互补、生态隔离的现代都市区空间布局,显著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承载力、人口聚集力、城市宜居性。全面提升城市设计水平,避免千城一面。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制度,落实五年一评估,一年一体检的评估周期,秉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评估原则,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修编提供参考实施意见。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瞄准合六同城化、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打造一主一副一廊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以G312为城市发展主轴,链接叶集副城、六安主城、合肥运河新城,打造区域交融连廊,发挥合六经济走廊六安新城东向发展桥头堡作用,对接合肥空港新城打造产业协作智廊,推进六安东部与合肥西部连片发展。利用六安优质大别山等自然景观资源,建设合肥都市后花园,形成合六山水旅游绿廊。优化主城空间结构,划分品质老城”“六安新城”“智造北站”“绿色城南魅力河西五大片区,加快高端要素和人口集聚,强化区域交通顺达、产业等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城南、城北、河西板块实现更上规模、更具特色、更高品质协同发展。

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统筹协调、严保严管、改革创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完善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强化用地计划管控,突出生态红线,严格建设用地审查。推广节地模式和节地技术应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持续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宣传力度。加强耕地保护,巩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第二节 推动数字政府集成改革

打造城市大脑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及市级云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政务数据和经济数据、社会数据资源归集整合、开放共享,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促进皖事通六安分厅和大数据在政府管理与民生服务中的智慧应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工程、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企业登云提质扩面行动。鼓励企业对传统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车间,推广网络协同制造,建设一批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支持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

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政府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创新,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共用和业务流程协同再造,不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和综合窗口改革,依托皖事通办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用好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拓展安康码应用场景,推行线上线下联动办理,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一网通办,逐步实现一码生活,及时便捷提供全覆盖、精准化、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实现到政府办事如网购般便捷。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及时感知群众需求、回应社会关切。

第三节 深化数字法治综合应用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创建多方解纷矩阵,实现全市村(社区)基层平安建设六项基础工程全覆盖。加强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实现视频监控村村通。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组织开展5+2专项行动,重拳整治行业乱象。加强刑满释放、社区矫正等人员的服务管理,积极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工作。

推动城市治理向基层下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建设指导服务中心、服务站点、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建设。建立完善网络+网格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本实现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作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大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城市大脑建设,建立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精心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人居环境。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守住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底线,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有序推进资源开放共享。加大诚信褒奖和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动响应和联合奖惩机制,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开展信用服务市场监管,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系统衔接,编制实施好各专项规划,确保新型城镇化重要举措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机制,合理确定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统筹研究审议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协调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力争申报一批国家、省、市城镇化专项试点示范和城乡融合试验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本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落实举措。各县(区)要因地制宜制定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年度计划,有序组织实施。

第二节 完善政策配套

加强各部门间的政策协调,建立健全地方性财税、科技、人才、用地、投融资、环境保护、人口集聚、社会保障等法规、规章和标准,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体系。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整合人口、产业、土地、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政策规划,加强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以及相关政策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形成推进城镇化的政策合力。重点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产城融合及园区转型、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乡村建设行动等领域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积累实践经验。

第三节 强化项目支撑

遴选一批有代表性的县城和小城镇,在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产城融合、县城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特色小镇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谋划实施一批重要改革试点、建设一批重大发展平台、培育一批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把项目实施作为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推进关系新型城镇化全局、强基固本、增强实力的重大项目建设。储备和更新城镇化重大项目库,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表和路线图,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重大项目如期完成。严格项目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管理,提高重大项目质量安全和社会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节 落实监测评估

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调整修订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中期评估、专项评估和总结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配套政策。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计口径,建立常住人口常态化统计机制。强化日常监测和督导,跟踪和监督检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发布城镇化监测评估报告。建立统分结合的工作专报制度,及时反映工作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对城镇化发展成绩突出的县(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加强规划宣传,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第五节 推动广泛参与

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城镇化规划实施全过程,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对涉及搬迁、住房、社会保障等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镇化工作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调动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新型城镇化业务培训,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大力宣传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